您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动态 » 部门动态

防联控守望相助,携手共建和谐家园——六盘水市自然资源局党员志愿者在行动(七)

  字体: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28日,市自然资源局第一名党员志愿者——四支部陈宁同志到双水街道黄家桥社区报到,参与疫情防控一线卡点执勤值守开始,到221日,我局56名志愿者分别在居住地社区参与一线疫情防控,累计参加31个卡点值守289人次,开展进出人员登记3000余人次,参与社区疫情防控宣传400余人次。

半个月来,我局志愿者以主人翁身份参与疫情防控卡点执勤值守、入户摸底调查回乡或外来人员详情、每天两次为居家隔离观察人员测量体温、沿小区大街小巷巡逻排查检查、宣传疫情防控知识、做好道路解封后的返程人员和车辆登记……,亲身体验了基层管理的不易和艰辛,深感社区作为国家治理体系的最基层,工作一点都不轻松。疫情当前,社区外要防输入、内要防扩散,要守卫安全、还要守护健康,既要保障居民的正常生活、又要服务企业复工复产……。这样直接参与管理实实在在地增强了干部职工与社区的融入感,大家深深体会到社区干部守卫的是自己家园,守护的是自己及家人的健康,之前“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漠然态度荡然无存,同时也深刻地意识到要实现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的“健全充满活力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这一目标任重而道远。

志愿服务中,大家从不同角度发现社区在疫情防控中存在卡点设置未能全覆盖、管理方式不够大胆、管理手段过于传统、智慧社区基础薄弱等问题。如何健全充满活力的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志愿者们纷纷建言献策,积极行动起来。

黄土坡街道曹家湾社区铁路搬迁街疫情管控点的肖专,志愿服务期间用双脚量遍整个管控区域的旮旮旯旯,全面排查卡点设置漏点盲点,封闭每一个不易发现的小路口,做到只留一个路口对进出人员和车辆进行24小时不间断管控,筑起有形的病毒阻断墙;面对老百姓置身事外,整体缺乏安全观和自我保护意识,对基本的自身防护一无所知情况,肖专是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为让这些人能在保护好自己的同时保护家人,他与社区工作人员不辞辛劳走街串巷宣传,挨家挨户“播新闻”“送叮嘱”“贴广告”,实时传递疫情最新信息、更新防疫措施、张贴通知通告、引导他们在家看新闻,随时注意保持安全距离,对未戴口罩的隔空喊话,劝不返回誓不罢休;24小时轮流值守无断点管制,彻底打消松懈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敢于动真碰硬,对不听招呼硬要搅事、拒不配合的立即报警。通过不懈努力,曹家湾老百姓逐步认识到了疫情的严重性,自我防护的弦终于慢慢绷紧,从刚开始时的破坏隔离设施到主动到卡点参与值守……

荷泉街道大发社区的彭国龙、姜卫东,突然发现自己居住的原市规划局的职工家属院落,大门直通小区主干道,人员车辆出进自由,也没有限时通行证。他俩急了,立即向大发路社区反馈了情况,因社区人手不够安排不过来,为保护居住院落住户健康安全,两位老党员主动请缨为社区分担任务,负责所在院落疫情防控监测点值守,助力所在社区疫情防控管控全覆盖。这十多天,他们没有双休日,除了吃饭、睡觉的时间,他俩就在监测点坚守……

大发社区的谭志琴,分在网格管理组,每天要面对的是居家观察人员,她和社区网格管理人员一道,冒着风险,本着宁可查重、也绝不遗漏的原则,右手体温枪,左手签字笔,夹着登记册,地毯式的从川心村“村头”查到“村尾”,量体温、问行程、登信息,挨门逐户逐人登记造册,详实掌握进出人员情况;每天的入户工作完成后,她就到鑫丰菜场监测点帮忙办理限时通行证……一个口罩就是她的全部防护装备,一个前来办证的小伙子看不下去了,一声不响留下了一双橡胶手套……

黄土坡街道向阳北路社区海鑫广场卡点的赵先伟,在抓实执勤值守宣传的同时,抽空为小区住户提供服务,帮助老年人送东西到家门口,当小区住户和蔬菜水果店的联络员,让住户不出小区就可以买到新鲜蔬菜水果,极大的方便了住户,减少人员流动,守护了健康。

……

市自然资源局的党员志愿者们,在这个特殊的春天,忙忙碌碌穿行于各社区的大街小巷,他们一个个像一朵朵温馨的迎春花,盛开在这个难忘的春日。

(五支部  张宇供稿)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