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盘水市自然资源局组织召开全市生态保护红线评估调整技术培训及讨论会议
为贯彻落实2020年3月16日自然资源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组织召开的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和生态保护红线调整推进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按照《贵州省生态保护红线评估调整“百日攻坚”行动计划的通知》(黔国土空间规委办〔2020〕1号)和《贵州省生态保护红线评估工作优化调整规则(试行)》等文件要求,推进全市国土空间规划暨生态保护红线评估调整工作按时按质完成。4月2日至4月3日,在省自然资源厅的关心和指导下,六盘水市自然资源局组织召开全市生态保护红线评估调整技术培训及讨论会议,省生态保护红线评估调整工作技术指导组(省测绘一院)对市局、各县(市、特区、区)自然资源部门、技术单位分管领导及具体负责人开展技术培训,深入解读《贵州省生态保护红线评估工作优化调整规则(试行)》,并对参会人员的提问进行了解答。
省生态保护红线评估调整工作技术指导组围绕“刚性划入、应划尽划、冲突处理规则、整合聚合规则”等四个方面对《贵州省生态保护红线评估工作优化调整规则(试行)》进行了详细解读,一是各类自然保护地及世界自然遗产的核心区和缓冲区、饮用水水源地的一级保护区需要遵循“刚性划入”的技术原则,必须划入生态保护红线范围;二是生态保护红线评估调整过程中,需要按照调入生态保护红线优先级,识别补划空间潜力;三是强调冲突处理方式即扣除、退出、保留过程中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四是明确生态保护红线整合聚合规则。培训过程中,省生态保护红线评估调整工作技术指导组还针对大家关注的具体疑难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解答。
通过此次培训及讨论,强化了参训人员对生态保护红线评估优化调整工作的思想认识,提高了对《贵州省生态保护红线评估工作优化调整规则(试行)》的内容理解,更新了对生态保护红线评估工作重要技术路线和操作规则的知识结构,为按时保质完成全市生态保护红线评估优化调整工作打下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