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盘水市国土资源局2018年重点工作总结及2019年工作计划的报告

  发布时间: 2020-07-29 17:29 字体:[]

中共六盘水市委办公室、六盘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今年以来,全市国土资源管理工作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全力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坚守发展、生态和安全三条底线,履职尽责保护国土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国土资源,尽心尽力维护群众权益,全力以赴防治地质灾害。现将2018年工作总结及2019年工作计划报告如下:

二、2018年国土资源管理方面的主要工作

(一)全力夯实基础保障

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试点有序推进。年初我市成为全国41个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市级试点城市之一,也是全省唯一一个市级试点。按照部、省部署,严格执行节约优先、保护优先、绿色发展、高质量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认真收集试点工作资料,印发工作实施方案,开展工作调研,完成现行规划实施评估等研究专题,逐一完成试点各阶段工作任务。第三次国土调查有序推进。按照国家和省的部署,启动全市第三次国土调查工作,市县两级成立领导小组及领导小组办公室并制定职责及落实人员,完成市县两级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技术培训,编制市级实施方案并报省三调办备案,完成县级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招标工作,现正有序推进县级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各项工作,确保按要求完成。加大用地保障力度。截至目前,全市共审查报批建设用地52宗,总面积28382.90亩。其中:获批22宗,面积12502.09亩,获省自然资源厅审查通过10宗,面积4660.41亩;报国土资源部审查1宗(盘兴高速),面积4524.35亩;上报省自然资源厅审查11宗,面积1400.15亩。2018年全市拟储备各类建设用地5000亩,完成5386.07亩,全市拟出让各类建设用地3000亩,计划成交价款30亿元,完成出让114宗,面积4209.35亩(同比增长17%),成交价款44.13亿元(同比增长56%)。全市低效用地摸底调查更精准。全市共认定低效用地单元4186个,面积76165.54亩,其中:城镇低效用地单元2766个(面积65691.23亩),农村低效用地单元1420个(面积10474.31亩)。空置土地清理处置有序推进。完成市中心城区主干道空置地块清理排查工作,共排查出空置土地9742.28亩,分门别类提出处置措施。钟山经济开发区大力开展闲置土地清收工作,促使云顶1978项目业主自行拆除烂尾楼盘1.6万平方米,另行引资开发建设,目前已盘活土地2909.63亩。确权登记工作有序推进。一是钟山区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试点工作已通过国家评估验收。二是按照“权属应确尽确、证书应发尽发”工作目标,审慎稳妥推进盘州坡上牧场国有土地使用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完成坡上牧场(总面积为11923.16亩)全部登记颁证工作。三是完成全市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发证面积935397.00公顷,完成集体建设用地确权登记颁证718宗(面积319.9208公顷)、宅基地“两权”确权登记颁证261322宗(面积3711.902公顷)。加大农村“房地一体”确权登记的基础性测绘和权籍调查,逐步建立农村宅基地使用权、集体建设用地及其地上建筑物、构筑物等确权登记发证的“房地一体”不动产登记体系。四是积极探索农村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三权分置”改革。加强基础测绘成果推广运用及测绘市场监管。将“数字六盘水”成果数据广泛应用于我市公安、消防、规划、扶贫等领域,进一步加强完善我市测绘市场管理工作。

(二)全力提升资源保护能力

严格保护耕地。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强耕地保护和改进占补平衡推进绿色发展的实施意见》,将耕地保护纳入市县两级人民政府目标责任,严格落实用途管制和耕地占补平衡制度,加大执法监察力度,确保耕地保有量435万亩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373万亩不减少。2017年度土地矿产卫片执法监督检查工作有序开展。一是今年自然资源部下发我市图斑3705个,涉及土地面积53264.5亩(耕地面积33428.51亩)。新增建设用地图斑面积23066.30亩(耕地面积15109.17亩),违法图斑面积2239.90亩(耕地面积1367.91亩),违法占耕比例初步自查为9.05%。违法用地146宗,立案查处138宗,非立案处理8宗,涉及土地面积2223.10亩(耕地1354.34亩),收缴罚款1416.73万元,没收违法建筑物(构筑物)124.65万平方米,拆除违法建筑物(构筑物)1.84万平方米;已结案136宗,结案率98.55%,收缴罚款1416.73万元,没收违法建筑物(构筑物)124.65万平方米,拆除违法建筑物(构筑物)1.84万平方米。二是我市矿产卫片图斑36个,涉及矿种主要为沙石土,违法类型为越界开采和无证开采,经核定,合法图斑18个,伪变化图斑5个,违法图斑13个。对违法图斑全部立案查处,收缴罚没款62.4万元,没收违法矿产品2000吨,我市矿产卫片图斑在线数据已按时上报省自然资源厅。抓紧清理生态红线内矿业权。经过清理,全市调出生态保护红线范围的已设矿业权183个(采矿权164个,探矿权19个),仍与生态保护红线重叠的已设矿业权71个(采矿权45个,探矿权26个);全市调出生态保护红线范围的拟设矿业权109个(采矿权69个,探矿权40个),仍与生态保护红线重叠的拟设矿业权79个(采矿权44个,探矿权35个)。加大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力度。一是完成省自然资源厅安排的74处历史遗留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和市人民政府安排的76处关闭煤炭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工作;二是“加快还旧账,不再欠新账”,对全市267处矿山开展恢复治理,完成治理面积192公顷;三是启动全市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退还转存基金工作;四是完成全市矿山地质环境调查和超规划设计占用、破坏土地整治工作;五是开展露天矿山开采损毁土地调查整治工作。开展市中心城区砂石矿山、商混企业扬尘整治专项督查工作。一是会同市环保局制定《2018年六盘水市中心城区砂石矿山、商混企业扬尘专项整治工作方案》,抽调业务骨干,对中心城区、钟山区内环快线沿线砂石开采点、双戛社区河沟村育德路沿线、箐口棚户区改造项目、星筑房开中央公园打砂点、恒维房开印象城、钟山经济开发区黔丰商混、立志砂石厂、鸿海建材、旺源砂石厂、水城经济开发区山山方解石矿等区域进行重点暗访,发现的问题16个,全部反馈县级人民政府(钟山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处置。二是制定《六盘水市规范砂石供应市场秩序工作方案》扶持合法、打击非法,用足用好砂石厂指标,优化资源配置,促进产能释放,保障砂石规范供应。

(三)全力助推脱贫攻坚

用好用活中央、省关于支持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的国土资源政策,全力做好国土资源服务脱贫攻坚工作。一是制定出台《六盘水市国土资源助力脱贫攻坚实施方案》,按照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助力脱贫攻坚三年行动方案的要求,全力抓好增减挂钩支持易地扶贫搬迁工作。2016年,省下达指标1850亩,目前已完成土地复垦1497亩。2017年,省下达指标5200亩,正在组织实施。水城县、盘州市保基乡实行“边建边报”“边占边补”,易地扶贫、产业扶贫、旅游扶贫基础设施等脱贫攻坚用地应保尽保,确保项目能及时落地。二是2018年度全市共实施就地脱贫土地整治项目69个,总投资1.39亿元,总建设规模7.78万亩,惠及贫困人口10247人,惠及贫困人口耕地1.63万亩,实现农民得基础设施、得优质耕地、得劳动收入。三是编制《六盘水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16-2020年)》,在“216”开放式扶贫试验区设置采矿权53个、探矿权12个。四是结合国家、省的矿业权改革系列措施和我市“三变”改革,制定《六盘水市矿产资源开发扶贫试点实施方案》,正按程序报市深改领导小组审批。五是盘州市保基乡地质灾害地质灾害综合治理整体实施方案已获批复,批复总投入金额1489万,盘州市淤泥乡地质灾害综合治理整体实施方案已审核通过待批复。

(四)全面规范国土资源管理

深入开展社会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严肃查处侵害群众权益的违法案件,重点做好征地补偿、采矿诱发地质灾害、土地房产纠纷等方面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及时化解涉地涉矿矛盾纠纷,有效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和社会稳定。一是今年全市国土资源系统共接信访件284件,办结267件,17件正在办理中。二是积极稳慎进一步提升市中心城区土地房产历史遗留问题处理,化解了一批具有代表性的房改房、单位集资房和“问题楼盘”的历史遗留问题,共涉及楼盘11个,购房户5366户,为其他类似历史遗留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参照,同时也有效化解了群众反映强烈的信访问题,维护了社会稳定。依法追缴土地出让价款共4.02亿元。三是进一步加大优化营商环境整治,积极推进不动产登记改革,建立市不动产集中服务大厅,国土、住建、规划、税务及钟山区涉及不动产登记、交易、缴税等机构人员整体入驻,整合力量、再造流程、并联审批、压缩时限,坚决不让群众多跑一次,得到了群众普遍好评。截至目前,2018年度共受理各类业务47177宗,办结44593宗,办结率94.52%。

(五)全面加强地质灾害防治

截至目前,全市查明地质灾害隐患共计776处,威胁34068户131169人,其中特别危险点62处;采煤引发地质灾害217处,威胁13242户47965人;威胁500人以上地质灾害隐患点57处。我市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性形势严峻,市人民政府与各县(市、特区、区)人民政府、钟山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及19家市直部门、技术单位签订目标责任书,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纳入年度目标考核管理。全面开展地质灾害隐患大排查工作。强化部门排查责任,查出旅游景区、交通、矿山、水利等领域疑似隐患154处。完成高位隐蔽性地质灾害专业排查及调查资料整理,初步查明全市新增隐患175处。全市776处地质灾害隐患点落实监测员840人,落实20户以上自然村寨地质灾害巡查员11258人,2018年争取省级财政补助100人以上隐患点监测人员费用219.6万元,100人以下隐患点监测费用由各县区财政解决。完成全省第一批自动化监测点设备安装36个,占全省总数的36%,省级投入资金约1442.26万元。督促煤矿企业完成416户搬迁安置,实施矿山地质灾害危岩治理项目2个,投入资金约2亿元。加强“双盲”演练,应急演练全覆盖。严格实行24小时应急值班值守。加强气象监测预警。积极开展工程治理,完成16个地质灾害工程项目施工,投入资金约5000万元。全年以来,全市发生灾情4起,成功避让4起,紧急避让372人;有效处置险情11起,紧急避让1798人,实现了连续10年零伤亡记录。

三、2019年主要工作打算

(一)进一步强化规划引领,拓展经济发展底盘

紧紧抓住我市及钟山区作为全国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试点机遇,以2035年为规划目标,盘活存量,扩展空间,优化布局。有序推进基础测绘工作,加强测绘市场监管。按照部、省统一部署,有序推进第三次国土调查工作,结合生态红线、耕地保护红线、城市开发边界线划定成果,合理核定耕地保有量、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建设用地总规模,为经济建设提供要素保障。

用好用活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全力保障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和民生工程、脱贫攻坚等项目用地需求。强化矿产资源管理,促进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积极争取《六盘水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16—2020年)》批复,有序出让矿产资源。

(二)进一步集约节约,提升资源保护能力

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强耕地保护和改进占补平衡推进绿色发展的实施意见》,落实地方政府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严格保护耕地。对永久基本农田实行特殊保护,严格控制建设项目占用永久基本农田。推进国土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加大闲置土地处置力度,全面清理批而未供和供而未用土地。引导产业向园区集中、农民向城镇集中、耕地向规模经营集中,提高单位土地面积的投入强度和产出率,严格落实单位GDP建设用地使用面积下降目标。严把“高排放、高污染”行业新增产能用地用矿关口。有序推进绿色矿山建设,推进生态红线范围内矿业权清理及分类处置。加强矿山地质环境恢复和综合治理,全面加强关闭煤炭矿山地质环境问题整改。推进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基金改革。积极争取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重大工程项目。

(三)进一步用好用活政策,助推脱贫攻坚

用好用活中央、省关于支持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的国土资源政策,全力做好国土资源服务脱贫攻坚工作。扎实推进增减挂钩项目,争取节余指标易地流转,节余资金全部用于易地扶贫搬迁。优先安排易地扶贫搬迁、产业扶贫、基础设施的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确保扶贫建设项目及时落地。积极争取土地整治项目资金、政策支持,为贫困乡镇、深度贫困村、贫困人口相对集中的贫困村等实施更多的村民自建土地整治项目。推进极贫乡镇营盘乡、保基乡土地整治、地灾防治整乡推进三年行动计划。进一步加强农村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探索,加大力度开展农村“房地一体”不动产确权登记的基础性测绘及权籍调查,推进确权登记发证。积极推进我市矿产资源开发助力脱贫攻坚试点工作,探索矿山企业发展与群众脱贫增收双赢的新路子。

(四)进一步强化“防、避、治”,提升地质灾害防治水平

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生命至上”理念,在“防、避、治”上下功夫,持之以恒扎实抓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夯实基层基础,在“防”上下功夫。配齐配强地质灾害隐患点监测员、20户以上自然村寨巡查员,加强专业培训。积极组织开展地质灾害隐患汛中巡查及汛后复查。全面做好高位隐蔽性地质灾害排查复查,查清查实高位隐蔽性地质灾害情况,提出科学防治方案,逐一分解落实。加大科技投入,在“避”上下功夫。积极争取省级支持,加大全市地质灾害自动化监测站的建设,全面提升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科技水平。加强工程治理,在“治”上下功夫。加强地质灾害隐患调查评价,建立地质灾害治理项目库,积极申报项目,争取国家、省级政策资金支持,重点加强深度贫困乡(镇)地质灾害治理整乡推进,着力消除深度贫困地区地质灾害隐患。加强矿山地质灾害及工程活动诱发地质灾害的监管,列出问题清单,进一步强化治理主体责任落实,督促各有关企业制定“一矿一案”,全面推进地质灾害搬迁和治理,有效消除隐患。

(五)进一步规范管理,维护国土资源良好秩序

有序推进机构改革,为保护自然资源提供组织保障。对照2018年度土地卫片执法图斑,挂图作战,继续加大土地督察整改力度,依法依规查处国土资源违法行为。继续加大土地出让金追缴力度,对新的供地,严禁拖欠土地出让金。深入开展社会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严肃查处侵害群众权益的违法案件,重点做好土地权属纠纷、征地补偿、采矿诱发地质灾害等方面矛盾纠纷排查化解。进一步推进市中心城区土地房产历史遗留问题排查化解工作,有效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深入推进不动产集中服务,开办网上便民服务。



2018年12月15日     

(联系人:施勇;电话:8226698)